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甲辰龙年展望②丨去年处置万亿级风险资产后,今年填多少坑?

时间:02-23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94

甲辰龙年展望②丨去年处置万亿级风险资产后,今年填多少坑?

文|笃悠悠 编|半梳去年,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恒大人寿相继“转世”,信泰人寿也迎来新的大股东,君康人寿、百年人寿、前海人寿等亦有消息传出,或新股东意向、或新的管理团队介入……系列问题公司先后迎来最终的解决方案。其中,备受关注的那几家先后完成“金瓶掣签”式重生。100多亿、300多亿、600多亿的注册资本金,着实可以看出几家重生险企的资产“分量”。对问题险企的处置,乃过去几年保险监管主轴之一。2017年以来持续推进的风险处置工作,从当年点名多家股权问题企业,到2018年接管安邦后更名大家,再到2023年明天系险企的处置,和恒大人寿、信泰人寿的处置完成,问题企业的处置终在癸卯兔年迈出极大一步。如果以资产数据计算,2023年“重生”的人身险公司合计总资万亿级别(根据各家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统计)。这意味,去年监管完成了对万亿元风险资产的处置。今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上,“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把握好时度效,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是这一金融监管机构排在第一的年度工作任务。这当意味着,事关问题险企的处置依旧是加速状态。事实上,伴随上述险企风险处置的告一段落,人身险问题公司中的大头部分已告结。但如果将不公布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公司、保险保障基金入股的公司、和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归为“问题公司”,那么行业88家人身险公司中,尚未处理但“挂号”的公司仍有15家之多,涉及的资产规模达2万亿级。这,相当于华夏、天安、恒大和信泰的处理体量的两倍。如果再考虑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公司、偿付能力处于危险边缘的公司,和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和2024年首月的保费数据中的投资承压、新单保费负增长,可能问题公司的数量还要再增加,涉及的资产规模也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后者的影响,对于相当部分中小人身险企业而言2024年都是极大的考验。加之过去几年增资发债获批成功者并不多,已让个别企业感受到“风险”的滋味,有的已逼近监管红线…令人欣慰的是,春节前后A股的持续性回暖提振了几许行业的今年的信心。接下来,销售端的改革将是2024年的重头戏,其中中小险企的表现颇值得关注。毕竟,他们才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主要对象。1-Insurance Today-Cover万亿级风险资产四家险企转世重生但1149亿注册资本金下也加大了对保险保障基金的消耗对于问题险企的处置,保险保障基金自是冲在第一线。只不过,不同于此前两次的出手,2018年后的问题险企显然规模更大、窟窿也更大,加之宏观经济的变化,令保险保障基金救助方式逐渐变化。如前两次救助新华保险和中华联合,均以获利退出:第一次出手,2007年保险保障基金出资约28亿元,接管了新华人寿近4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09年,以约40亿元的价格将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份转让给中央汇金,首次露面,保险保障基金获利达12亿元。第二次,2012年保险保险基金为其注资约60亿元,接管中华联合91.49%的股份,后逐步退出,至2016年完成全部所持股份的转让,成交金额达144.05亿元,获利达84.05亿元。两次风险处置,不仅令上述两家险企引入新的国资大股东新的管理团队,借助行业向上形式实现经营向好,且保险保障基金也获利颇丰。但在2018年以608亿元接管安邦后,保险保障基金未再度实现顺利退出,直到现在保险保障基金依然是大家保险集团的大股东。此后,监管当局不断加大对金融领域乱象整顿,更多昔日藏于暗流下的问题险企涌现。相对曾经的新华保险和中华联合,这些险企无论经营管理水平还是资产质量已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资产规模和窟窿也更大。这一点,从各自成立时的注册资本金即可看出。继安邦的608亿后,面对华夏、天安、恒大、信泰等更多的资产规模并不小的人身险企业而言,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压力可想而知。其中,华夏保险更是曾一度入选世界500强,根据中诚信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其资产规模近6000亿元。随后,对上述四家公司的风险处置方式,保险保障基金也不再冲在第一线,而是与国字号保险公司、银行和地方国资联袂救助。如今,这已经成为当下化解问题险企的一个新模式。华夏转生的瑞众为保险保障基金持股40%,中国人寿为最大单一股东持股33%的九州启航基金控股60%,班子成员几乎都来自国寿系统。天安寿转生的中汇为保险保障基金持股20%,中央汇金持股80%,董事长和总裁均来自汇金旗下机构,其中以新华保险人马为班底。恒大转生的海港为保险保障基金持股25%,深圳市鹏联投资持股51%,广东粤财投资持股8%,重庆市渝新投资持股8%,太平人寿持股8%,班子成员多来自太平人寿。至于信泰则通过引入浙江大型国企物产中大实现转生,其中保险保障基金持股17%,存款保险基金持股17%,物产中大持股33%,剩下33%股份由其余小机构持有。为了搞定这四家公司合计万亿级别的风险资产,重生后的四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合计约1149亿元。粗略估算,保险保障基金出资约347亿元,对比2022年结余的788.95亿元,又去一半。如斯境况面对后继问题公司如何处置,无疑也是2024年的一大看点。保险保障基金又会如何参与?2-Insurance Today-还有多少家等待重生?超两万亿的资产规模还要多少注册资本金?即使假设大家等已“转世”公司的风险已经被完全隔离和处置,剩下的15家公司的风险总资产合计也达2.3万亿,涉及到的资本金也逼近800亿,这无疑对接下来的风险处置构成较大挑战。实际上近两三年来部分公司的保费还在以新补旧,且增速并不慢,总资产也已不可同日而语。介于人身险公司的特性,即便依旧属中小险企序列,也有8家险企总资产超千亿,甚至达四五千亿。加之近两年外部发展环境的调整,资本市场的下行周期,令严重依赖投资、利差吃饭的人身险公司颇有压力。如果说老牌企业、头部企业尚有多年积累的庞大净资产支撑,对于更多中小险企而言还是需要以当下资本市场的行情吃饭,其深受周期性影响。这一点在上述一些问题公司的2023年发债跟踪评级报告中有所体现,有评级机构直言:一些公司不良及关注类资产规模依然较大,回收难度较高且仅计提了不到20%的减值,有些关注类资产压根就未计提减值。同时权益类资产浮亏规模较大,其他综合收益浮亏达大几十亿元,真实投资收益水平大幅弱于账面表现。如果2024年资本市场依旧如往昔,上述困境时必须考虑的。不过,春节前后,A股走势还不错,如果行情能保持住,一季度投资业绩应该还可以。投资端的关注之外,上述险企的负债端依旧值得关注。从过去几年的走势看,受累2014年后的快速扩张,即便在行业下行周期下部分险企也不得不加大负债端投入和扩张,以应对给付压力。事实上,过去几年上述险企的保费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增速,以2023年数据为例,这20家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或达16%,跑赢行业10%的增长水平。期间,颇多为“高举高打”者。19家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公司和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加上信泰,这20家公司2023年共实现保费收入约8227亿元,同比+16%,合计市场份额达20%左右。如果剔除瑞众、大家、中汇、海港、信泰这5家已经“转世”的公司,其余15家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3777亿元,同比+25%,市场份额约为10%。最后,问题公司们经营情况如何?虽然这些公司自从打上“风险”标签后就不再公开披露经营信息,同时2023年的行业整体权威数据也尚未披露,但是我们可以2022年的信息窥得一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2022年人身险公司净利润1272亿元,但整理72家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的公司发现,这72家公司的净利润已达1600亿元,如果不存在披露的口径等其他问题,问题公司2022年的亏损金额合计超300亿元…如此看来,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处置,可能还需一笔不算小的真金白银。如果考虑到让这十多二十家公司彻底走上经营正轨,恢复信息披露,时间周期的拉长,也意味着需要的各种“开销”可能更大。3-Insurance Today-相对问题公司预定的风险处置进程中小险企的失速问题,或许更值得关注从近几年的监管调整、部门设立:从重大风险事件与案件处置局到机构恢复与处置司,皆紧盯出现严重风险、难以持续经营的机构,并展开相关风险处置等工作。这也意味着挂了号的问题公司的风险处置,都在进程中。相对他们而言,今年大环境下中小公司们面临的失速压力,或许更应该关注。这一点已经在开门红的1月数据中有所体现。如昨日之文中所述:在最重要的1月,五大上市险企除老大国寿面前翻红实现2个百分点的保费增速,其余四家头部险企皆为负增长,老三太保寿老四人保险老五新华人寿更是负增长15%以上,这是继2018年,首度出现如此数据。考虑到2023年1月受疫情和春节影响,本身已经是低基数,及今年2月的春节影响,2月的数据恐怕也不会乐观。大公司,尚且如此,那么中小公司可想而知。毕竟头部公司还有个险的底子撑着,个险基本盘还在。尤其是老三家更是以个险为基本盘,银保占比并不高。对倚重银保渠道的中小险企而言,在去年炒停售后,面对渠道端的改革、报行合一的推进,投资端的承压,1月保费情况极不理想。根据行业交流数据显示,相当部分的中小人身险公司出现保费较大幅度的下滑。甚至部分险企可用溃败一词,新单更是断崖式负增长。对于这部分险企而言,尚未建立起充足的续期来支撑,续命依然靠新单。期间,相当部分的公司在2018-2019年的3到6年返本的“假期交”中上足了量,现在也基本到了该兑现的时候了,还将面临较大的给付和新单压力。事实上,伴随行业发展进入盘整阶段,利率持续走低,投资端压力也不断增加,利差损风险抬头明显,行业中的“亚健康”公司并不少见。62家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人身险公司数据显示:净利润方面,合计亏损142.35亿元,较2022年增加185.1亿元的亏损。其中亏损公司数量达35家,共亏损327.11亿元。净资产方面,瑞华健康净资产为负数,鼎诚人寿和德华安顾净资产已不足亿元,净资产降幅超20%的公司达15家。投资收益率方面,有4家公司近三年投资收益率低于3.0%,存在较大的利差损风险。偿付能力方面,复星联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55.34%,已游走在危险的边缘。加之几近半数的中小公司2024年“首爆”哑火,更有十多家公司首月新单出现超50%的负增长,其中小康人寿、国联人寿降幅更是达99%和75%…若投资端和负债端双吃紧的情况持续下去,这部分公司或许更值得关注。【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